聊一聊最近十年哪些热门小说改编成电影或游戏的

·

热门网络小说改编电影与游戏,是一场想象力与工业实力的共舞,是文字魅力向视听与互动体验的华丽转身。从《鬼吹灯》的地下探险到《庆余年》的庙堂权谋,从《诛仙》的仙侠世界到《三体》的浩瀚宇宙,这些源自网络文学的故事,正通过大银幕的光影和虚拟世界的交互,深刻影响着当代大众娱乐文化的面貌。尽管挑战重重,争议不断,但这一过程本身就充满了创造的活力和无限的可能性。随着技术的进步、创作者的成熟和市场的进化,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出现更多尊重原著、制作精良、体验出色的改编佳作,让网络文学的璀璨星河在电影与游戏的宇宙中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这场IP的盛宴,远未结束,精彩仍在继续。

网络文学,作为互联网时代催生的庞大内容生态,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贴近大众的叙事风格和庞大的读者基础,已成为当代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源泉。其中,那些拥有超高人气、完整世界观和精彩情节的热门作品,更是天然地具备了向其他媒介形态转化的潜力。电影与游戏,作为视听体验和互动娱乐的顶级载体,成为网络小说IP价值延伸最重要的两大方向。本文将深入探讨近年来国内外由热门网络小说成功改编的电影与游戏案例,分析其改编策略、市场表现、成功要素与面临的挑战,展现这一文化现象的蓬勃图景。

第一部分:银幕光影——网络小说改编电影(及剧集)的崛起

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电影/剧集)在中国市场尤为突出,几乎占据了影视IP改编的半壁江山。其成功源于:

  1. 庞大的粉丝基础: 热门网文动辄拥有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读者,为影视化提供了坚实的观众基本盘和天然的宣发热度。
  2. 成熟的故事架构: 经过市场检验的情节、鲜明的人物设定和完整的叙事框架,降低了原创剧本的风险。
  3. 丰富的题材类型: 从玄幻仙侠、历史权谋、都市言情、悬疑探案到科幻末世,网文题材包罗万象,能满足不同观众的观影需求。
  4. IP全产业链开发: 影视化是IP价值链条上的关键一环,能极大提升原著的知名度并反哺其他衍生品(如游戏、动漫、周边)。

代表性热门改编案例(电影 & 剧集):

  1. 《鬼吹灯》系列 (天下霸唱):
    • 原著地位: 中国当代盗墓探险小说的开山鼻祖与巅峰之作,构建了完整的“摸金校尉”世界观和民俗悬疑体系。
    • 影视改编: 这是改编次数最多、影响最广的网文IP之一。
      • 电影: 《寻龙诀》(2015,陈坤、黄渤、舒淇主演) 被誉为改编最成功的版本,口碑票房双丰收(票房超16亿)。《九层妖塔》(2015) 则因大幅魔改引发巨大争议。后续还有《云南虫谷》等。
      • 剧集: 《精绝古城》(2016,靳东、陈乔恩) 高度还原原著,广受好评。后续有《黄皮子坟》、《怒晴湘西》、《龙岭迷窟》(2020,潘粤明、张雨绮)、《云南虫谷》、《昆仑神宫》、《南海归墟》等组成的“潘粤明宇宙”,形成了稳定的剧集品牌,持续吸引观众。电影《天星术》也已制作完成待映。
    • 成功要素: 强大的原著魅力、视觉特效的进步(呈现奇幻场景)、选角的成功(如潘粤明的胡八一深入人心)、对原著氛围的相对忠实还原。
  2. 《盗墓笔记》系列 (南派三叔):
    • 原著地位: 与《鬼吹灯》齐名的盗墓题材巨作,拥有更年轻化的粉丝群体,“瓶邪”CP文化现象级火爆。
    • 影视改编:
      • 电影: 《盗墓笔记》(2016,鹿晗、井柏然) 票房超10亿,但口碑两极分化。《沙海》电影版也在筹备中。
      • 剧集: 数量众多,质量参差。早期《盗墓笔记》(2015,李易峰、杨洋) 特效和剧情被吐槽,但开启了网文大IP改编剧热潮。《老九门》(2016,陈伟霆、张艺兴) 作为前传反响不错。《沙海》(2018,秦昊、吴磊)、《重启之极海听雷》(2020/2021,朱一龙)、《终极笔记》(2020) 等在不同程度上获得了认可,尤其是《终极笔记》因其高度还原和选角被部分书粉奉为经典。《藏海花》、《老九门2》等也在开发中。
    • 挑战与特点: 庞大的世界观和复杂的人物关系改编难度大,粉丝对“瓶邪”互动的期待极高,导致改编常面临巨大争议。但IP生命力极其顽强,持续有新作推出。
  3. 《庆余年》 (猫腻):
    • 原著地位: 顶尖的历史架空权谋小说,融合了庙堂争斗、江湖侠义、科幻元素(核爆背景)和幽默桥段,人物塑造极为出色。
    • 影视改编:
      • 剧集: 《庆余年》第一季 (2019,张若昀、陈道明、吴刚等) 成为现象级爆款。精良的制作、强大的演员阵容、出色的剧本改编(王倦编剧)、巧妙的节奏把控,以及对原著精髓的精准把握,使其口碑收视双爆炸。第二季已拍摄完成,万众期待。其成功为男频大IP改编树立了新的标杆。
    • 成功要素: 顶级的剧本改编功力,将原著庞杂信息有效影视化;殿堂级老戏骨与青年实力派的完美搭配;制作精良,服化道用心;保留了原著幽默与深度并重的特色。
  4. 《赘婿》 (愤怒的香蕉):
    • 原著地位: 男频商战题材的经典,主角宁毅以现代商业思维在古代翻云覆雨的故事,爽感十足。
    • 影视改编:
      • 剧集: 《赘婿》(2021,郭麒麟、宋轶) 大胆创新,弱化了原著中一些可能引发争议的元素,强化了喜剧和家庭氛围,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功(尤其在春节档)。证明了成功的改编可以不完全拘泥于原著,找到与当下观众共鸣的新角度。
    • 特点: 轻喜剧风格的改编策略,选角(郭麒麟的观众缘)功不可没,开辟了男频爽文改编的新思路。
  5. 《斗罗大陆》 (唐家三少):
    • 原著地位: 玄幻网文的顶级流量,拥有海量的青少年粉丝。武魂、魂环的设定极具特色。
    • 影视改编:
      • 剧集: 《斗罗大陆》(2021,肖战、吴宣仪) 凭借主演的超高人气和原著的强大号召力,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和播放量。但在特效呈现、剧情改编和角色塑造上也存在不少争议。其成功更多体现在流量层面。
      • 动画: 玄机科技制作的《斗罗大陆》动画是改编领域的另一个巨大成功案例,长期占据国产动画播放榜首,证明了玄幻题材在动画形式上的优越表现力。这也为影视化提供了参照。
    • 意义: 展现了顶级流量IP的巨大商业价值,无论口碑如何,都能吸引庞大的观众群体。
  6. 《全职高手》 (蝴蝶蓝):
    • 原著地位: 电竞题材的殿堂级作品,塑造了“叶修”这一深入人心的“荣耀教科书”形象,群像描写出色。
    • 影视改编:
      • 剧集: 《全职高手》(2019,杨洋) 在电竞题材影视化上做了重要尝试。剧中运用大量CG技术呈现游戏内场景,是其亮点也是难点。口碑有赞有弹,但整体热度不俗。
      • 动画: 视美精典制作的《全职高手》动画第一季(2017)获得现象级成功,作画精良、节奏流畅、角色还原度高,极大地提升了IP影响力。特别篇和《巅峰荣耀》剧场版也相继推出。
    • 价值: 推动了电竞题材在主流影视领域的落地,展现了CG技术在连接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潜力。
  7. 《陈情令》 (墨香铜臭《魔道祖师》):
    • 原著地位: 耽美(后泛化为仙侠耽改)现象级作品,拥有极其狂热的粉丝群体。
    • 影视改编:
      • 剧集: 《陈情令》(2019,肖战、王一博) 是耽改剧的巅峰之作,引爆了整个亚洲市场。其成功在于对原著人物情感(兄弟情)的细腻刻画、精美的服化道、成功的选角(两位主演因此跻身顶流)、优秀的配乐(《无羁》等)以及成功的海外运营策略。它不仅是一部剧,更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 影响: 彻底引爆了耽改剧市场,但也因题材敏感和政策风险,后续同类项目受到严格管控。其商业价值(包括演唱会、周边等)的开发模式成为典范。
  8. 《雪中悍刀行》 (烽火戏诸侯):
    • 原著地位: 武侠玄幻大作,文笔厚重,格局宏大,人物众多且极具魅力。
    • 影视改编:
      • 剧集: 《雪中悍刀行》(2021,张若昀) 由《庆余年》团队打造,备受期待。播出后评价两极分化,争议主要集中在武打设计(慢动作)、选角部分角色、叙事节奏以及对原著庞大内容的取舍上。但依然凭借IP和张若昀的号召力获得高热度。第二季在筹备中。
    • 挑战: 证明了超长篇、高设定、复杂人物关系的顶级男频文改编难度极大,平衡书粉期待与普通观众接受度是巨大考验。
  9. 《三体》 (刘慈欣):
    • 原著地位: 虽然严格意义上不完全算“网络小说”(最初在《科幻世界》连载,但网络传播度极高),但作为中国科幻的扛鼎之作,其影视化备受全球关注。
    • 影视改编:
      • 剧集(中国): 《三体》(2023,张鲁一、于和伟、陈瑾) 由腾讯视频出品,在经历漫长等待后播出,获得了超出预期的好评。被认为是对原著第一部《地球往事》相当忠实且成功的改编,特效服务于剧情,演员表演出色,尤其对“三体游戏”的呈现令人印象深刻。为后续两部打下坚实基础。
      • 剧集(国际): Netflix版《三体》由《权游》主创打造,已制作完成待播,因其国际化改编和选角引发广泛讨论和期待。
      • 动画: 《三体》动画(艺画开天制作)已播出,但口碑遭遇滑铁卢,被批评剧情魔改、节奏混乱、人物塑造失败。
      • 电影: 游族影业版电影项目历经波折,目前状态不明。
    • 意义: 《三体》的影视化是中国科幻走向世界的重要里程碑,其成功与否牵动全球科幻迷的心。
  10. 其他值得关注的热门改编:
    • 《将夜》(猫腻):剧集口碑不错,尤其第一季。
    • 《琅琊榜》(海宴):虽非典型网文发布,但具有网文特质,剧集(2015)是绝对的经典,改编典范。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关心则乱):宅斗题材剧集(2018)大获成功。
    • 《琉璃》(十四郎《琉璃美人煞》):仙侠剧(2020)成为年度爆款之一。
    • 《开端》(祈祷君):无限流题材短剧(2022)口碑热度双丰收。
    • 《卿卿日常》(多木木多《清穿日常》):轻喜剧古装剧(2022)取得良好反响。
    • 《长相思》(桐华):古装言情剧(2023)热度极高。
    • 《凡人修仙传》(忘语):动画剧集(CG)获得极高评价,被认为是网文动画化标杆。真人剧集也在制作中。

第二部分:虚拟战场——网络小说改编游戏的征程

相较于影视,网络小说改编游戏的历史更久远,形式更多样,但挑战也更大。游戏需要提供互动体验,而不仅仅是观看。成功的改编游戏需要:

  1. 核心玩法契合: 游戏类型(MMORPG、卡牌、RPG、SLG、开放世界等)必须能承载原著的核心设定(如修仙的升级体系、玄幻的战斗技能、历史的策略经营)。
  2. 世界观与美术还原: 将文字描述的场景、人物、怪物、技能特效等视觉化呈现,满足玩家对幻想世界的期待。
  3. 核心体验重现: 能否让玩家体验到原著主角的成长路径、经典剧情、标志性战斗或策略玩法?
  4. 长线运营能力: 网文往往篇幅极长,游戏需要持续更新内容以覆盖原著进度和满足玩家长期需求。

代表性热门改编案例(游戏):

  1. 《诛仙》系列 (萧鼎):
    • 原著地位: 仙侠小说的里程碑之作。
    • 游戏改编: 最成功的网文游戏IP之一。
      • 端游: 完美世界《诛仙》端游(2007)是无数玩家的青春记忆,开创了国产3D MMORPG的新时代,成功还原了青云门、死灵渊等场景以及门派设定,成为经典。后续有《诛仙世界》(新端游)等。
      • 手游: 《诛仙手游》(2016) 由完美世界研发,腾讯代理,是早期最成功的MMORPG手游之一,长期保持高人气和收入。后续还有《梦幻新诛仙》(回合制)、《新诛仙世界》(手游)等多款衍生手游。
    • 成功要素: 早期抢占市场先机,强大的端游技术积累,对原著核心世界观和情感的较好还原,持续运营更新。
  2. 《斗破苍穹》 (天蚕土豆):
    • 原著地位: 废柴流、退婚流鼻祖,玄幻爽文巅峰代表。
    • 游戏改编:
      • 页游/手游: 改编数量众多,涵盖MMORPG、卡牌、ARPG等多种类型。如腾讯的《斗破苍穹:斗帝之路》(MMORPG手游)、《新斗破苍穹》(3D动作手游),以及早期的页游等。整体上,数量多,但能长期保持顶尖地位的较少。
      • 核心挑战与特点: 原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的热血感以及“异火”、“斗气化翼”等标志性设定,在游戏中需要强有力的战斗表现和成长反馈来实现。部分游戏在还原“爽感”上做得不错,但同质化问题也较明显。
  3. 《完美世界》 (辰东):
    • 原著地位: 辰东“棺材板”三部曲之一,世界观宏大,战斗描写激烈。
    • 游戏改编:
      • 端游/手游: 完美世界公司自家的同名IP改编游戏是其核心产品线。《完美世界》端游(2005)本身就是一个成功的原创IP,后来与小说联动。手游《完美世界》(2019)是重量级MMORPG手游,凭借高品质画面和飞行体验获得成功。后续有《完美世界:诸神之战》等。游戏本身的影响力有时甚至超越了原著小说。
    • 模式: 展现了游戏公司拥有顶级网文IP后,进行自主研发和深度绑定的成功模式。
  4. 《鬼吹灯》系列:
    • 游戏改编: 主要集中在手游领域。
      • 类型: 以MMORPG、ARPG、卡牌、解谜冒险为主。如《鬼吹灯之昆仑神宫》(MMO)、《鬼吹灯3D》(ARPG)、《鬼吹灯Online》等。腾讯也推出过官方授权的《鬼吹灯》手游。
      • 挑战: 如何将原著中紧张刺激的探险解谜过程、独特的怪物(如红犼、尸香魔芋)以及“摸金”的专业性转化为有趣的游戏玩法是关键。不少改编游戏在氛围营造和玩法创新上仍有提升空间。期待未来有更沉浸式的单机或联机冒险游戏出现。
  5. 《全职高手》:
    • 游戏改编:
      • 核心玩法: 最直接的改编思路是制作原著中的虚拟网游《荣耀》本身。但由于《荣耀》设定复杂(24职业、千变万化的技能组合、第一人称视角),制作真正还原的端游难度极高、成本巨大。
      • 现有游戏: 更多是授权IP的衍生手游,如卡牌RPG《全职高手》、MMORPG《全职高手:荣耀归来》等。这些游戏更多是借助IP热度,玩法上与原著的《荣耀》关联度有限。
      • 潜力: 若能打造出一款真正模拟《荣耀》玩法(强调操作、职业多样性、装备编辑器)的竞技网游或单机/联机动作游戏,将是突破性的。动画的成功也证明了其游戏化潜力巨大。
  6. 《雪中悍刀行》:
    • 游戏改编:
      • 手游: 已有官方授权手游《雪中悍刀行》(MMORPG类型)上线。游戏试图还原江湖与庙堂交织的世界观和众多角色。
      • 挑战: 原著文笔意境独特,武侠与玄幻结合,人物魅力突出。如何在游戏中体现“天不生我李淳罡,剑道万古如长夜”的意境和徐凤年的复杂成长,对剧情演出、战斗设计(尤其是剑道表现)、开放世界塑造要求极高。
  7. 《庆余年》:
    • 游戏改编:
      • 手游: 盛趣游戏开发的《庆余年》手游(MMORPG)已上线。游戏试图融合原著剧情(玩家作为“第五名”穿越者参与其中)、武学招式(如霸道真气、四顾剑法)、势力纷争等元素。
      • 特点: 剧集爆红后推出的手游,自带流量。关键在于能否在MMO框架下讲好故事,并让玩家体验到权谋的智斗和江湖的侠义。
  8. 《斗罗大陆》:
    • 游戏改编:
      • 数量庞大: 改编游戏数量极多,覆盖几乎所有主流手游类型:MMORPG、卡牌、策略、放置、H5等。腾讯、三七互娱等大厂均有涉及。
      • 成功案例: 部分卡牌游戏(如早期的《斗罗大陆》卡牌手游)和MMORPG(如《新斗罗大陆》)凭借成熟的玩法框架和IP加持取得了不错的市场表现。动画的巨大成功也为游戏导流。
      • 问题: 同质化严重,部分游戏质量参差不齐,过度依赖IP而玩法创新不足。
  9. 《凡人修仙传》:
    • 游戏改编:
      • 端游/手游: 有《凡人修仙传Online》(端游)以及多款手游(如《凡人修仙传:人界篇》MMORPG)。原著“凡人流”的核心是谨慎稳健、步步为营的成长和资源管理(丹药、功法、灵石),以及弱肉强食的修仙界生存法则。
      • 挑战: 如何在游戏中,尤其是在商业化压力较大的MMO手游中,真实还原这种“凡人”的艰辛、机遇与风险并存的长线修行体验,而非简单的数值堆砌和VIP碾压,是最大的难点。部分单机向或更硬核的修仙模拟器类游戏可能更适合其内核。
  10. 新兴力量与未来趋势:
    • 《诡秘之主》(爱潜水的乌贼): 克苏鲁+蒸汽朋克+SCP的独特世界观设定,极具改编潜力(RPG、解谜、策略卡牌、甚至跑团类游戏)。官方已宣布游戏化项目,备受期待。
    • 《大王饶命》(会说话的肘子): 都市异能+反套路+搞笑+系统流。轻松幽默的风格和“收集负面情绪值”的核心设定,适合改编成休闲放置、模拟经营或剧情向RPG手游。
    • 《夜的命名术》(会说话的肘子): 赛博朋克+群穿+时间循环。紧张刺激的剧情和赛博世界观,适合动作RPG、战术射击或带有解谜元素的游戏。
    • 开放世界RPG: 随着《原神》、《幻塔》等成功,拥有宏大世界观的网文(如《诡秘之主》、《一世之尊》、《牧神记》)被视为开放世界RPG的绝佳素材库。玩家期待能自由探索书中的奇幻世界。
    • 单机/买断制游戏: 对于叙事性强、设定独特的作品(如《诡秘之主》、《道诡异仙》),高品质的单机游戏(类似《巫师3》之于猎魔人小说)可能是更理想的归宿,能更专注地讲述故事和塑造氛围。目前国内厂商在此领域投入相对谨慎,但未来可期。

第三部分:跨媒体改编的成功之道与挑战

成功要素总结:

  1. 尊重原著精髓: 成功的改编并非照搬,而是抓住原著最打动人的核心——精神内核(如《庆余年》的家国大义与小人物挣扎)、人物魅力(如叶修的洒脱、范闲的机敏)、标志性设定(如《斗罗》的武魂、《鬼吹灯》的摸金符和口诀)和独特氛围(如《三体》的宇宙冰冷感、《诡秘》的克系诡异)。
  2. 优秀的改编团队: 编剧对原著的深刻理解和再创作能力(如王倦之于《庆余年》)、导演对整体风格的把控、制片方对质量的投入至关重要。
  3. 合适的载体选择: 不同的故事适合不同的形式。宏大的战争场面适合电影视效,细腻的情感纠葛适合剧集篇幅,复杂的系统设定和成长体验可能更适合游戏互动。
  4. 精良的制作: 无论是影视的服化道、特效、摄影,还是游戏的引擎技术、美术设计、程序优化,都需要达到一定水准,才能支撑起幻想世界。
  5. 成功的选角/角色塑造: 演员能否让书粉和观众认可角色形象和气质(如潘粤明的胡八一、张若昀的范闲),游戏中的角色建模、动作、配音是否传神。
  6. 有效的粉丝沟通与营销: 在改编过程中适当倾听粉丝声音(但非盲从),利用好IP原有的热度进行精准营销。
  7. 长线IP运营思维: 将影视、游戏、动漫、周边等看作IP生态的不同环节,相互导流,共同增值。

面临的挑战:

  1. 改编尺度的把握: 如何在满足原著粉丝期待与吸引更广泛观众/玩家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审查制度下处理敏感内容(如耽美、过度暴力、历史虚无主义)?
  2. 技术实现的瓶颈: 尤其是对于充满奇观场景(玄幻、科幻)的网文,影视特效和游戏引擎能否完美呈现?成本是否可控?
  3. 篇幅与节奏的压缩: 动辄数百万字的网文,如何浓缩成几十集的剧集或2小时的电影?如何在游戏中展现漫长的成长线?
  4. “爽文”特性的游戏化: 网文的核心快感(升级打怪、扮猪吃虎、开后宫等)如何在游戏中有效实现,同时避免陷入数值膨胀、玩法枯燥或过于“氪金”的陷阱?
  5. 创新与还原的冲突: 完全照搬可能缺乏新意,过度魔改又易引发粉丝不满。如何既保留原味又带来新鲜感?
  6. 同质化竞争: 大量同类题材(如仙侠、玄幻)扎堆改编,容易导致观众/玩家审美疲劳。
  7. 政策风险: 影视(尤其是耽改、历史)、游戏行业的监管政策变化,对改编项目影响巨大。

未来展望:

网络小说改编电影与游戏的浪潮方兴未艾,并呈现出以下趋势:

  1. 题材多元化深入: 从主流的玄幻仙侠、历史权谋、都市言情,向更细分的科幻(硬核与软科幻)、悬疑推理、无限流、赛博朋克、克苏鲁、现实题材等拓展。
  2. 制作精品化: 随着观众/玩家审美提升和市场成熟,粗制滥造的作品生存空间被压缩,对内容质量、制作水准的要求越来越高。
  3. 技术驱动体验升级: 影视特效(尤其是虚拟拍摄)、游戏引擎(虚幻5等)、VR/AR技术的发展,为更沉浸式地还原网文幻想世界提供了可能。
  4. 跨媒介联动深化: “影游联动”将更加紧密和常态化,共享世界观、角色、剧情线,相互导流,形成真正的IP宇宙(如《鬼吹灯》的剧集宇宙)。
  5. 全球化视野: 顶级网文IP(如《三体》)的影视游戏改编将更多面向全球市场,寻求国际化的表达与合作。
  6. 单机/买断制游戏探索: 随着国内玩家对高品质单机游戏需求的增长,以及Steam等平台的普及,可能会有更多基于网文IP、注重叙事和体验的单机作品出现。

Comments

《 “聊一聊最近十年哪些热门小说改编成电影或游戏的” 》 有 56 条评论

  1. BlackholeBandit 的头像
    BlackholeBandit

    《鬼吹灯》的改编真的绝了,潘粤明版的胡八一简直是从书里走出来的!

  2. 幻境守护者 的头像
    幻境守护者

    感觉《三体》网剧比动画强太多了,动画简直没法看,特效和剧情都崩了

    1. 柠檬薄荷 的头像
      柠檬薄荷

      三体动画那个建模简直了,罗辑像个塑料娃娃,白等了这么多年😤

    2. 花间词客 的头像
      花间词客

      说实话《三体》动画版确实让人失望,特效和剧情都不行,网剧版强太多了

    3. 炫彩新潮 的头像
      炫彩新潮

      确实,网剧版基本还原了书的精髓,动画那剧情魔改得妈都不认识了

  3. 温蒂 的头像

    最期待《诡秘之主》的游戏化,希望别把克苏鲁风格做low了

    1. 王五 的头像

      《诡秘之主》这种克苏鲁风格真的很难把握,希望制作组能请到原著作者当顾问

  4. 酷炫潮流 的头像
    酷炫潮流

    《诛仙》手游真的是我大学时代的回忆啊,每天刷副本的日子太怀念了

    1. 琴韵悠扬 的头像
      琴韵悠扬

      《诛仙》手游的青云门场景还原得太棒了,当年组队刷boss的场景历历在目

  5. 幻影术士 的头像
    幻影术士

    《鬼吹灯》系列改编确实良心,但《云南虫谷》电影版也太雷了😂

  6. 算法厨师 的头像
    算法厨师

    最期待《庆余年》第二季了,张若昀演的范闲太到位了!

  7. 灵魂编织者 的头像
    灵魂编织者

    我觉得《三体》网剧改编得不错,至少比动画版靠谱多了

  8. 时尚先锋者 的头像
    时尚先锋者

    《全职高手》要是能出个真正的荣耀游戏就好了,现在的改编手游太敷衍

    1. 冰霜先知 的头像
      冰霜先知

      《全职高手》要真能做成原神那种开放世界,我直接氪爆!现在的手游太没诚意了

  9. 谢娜 的头像

    《斗罗大陆》改编的游戏太多了,感觉都是换皮圈钱,没一个用心的

    1. 云端诗行 的头像
      云端诗行

      《斗罗大陆》手游就是圈钱工具,充值活动一个接一个,吃相太难看了

  10. NeptuneDreamer 的头像
    NeptuneDreamer

    说真的,《庆余年》剧版比原著好看,改编功力太强了

    1. 虚空织者 的头像
      虚空织者

      希望《诡秘之主》能做成单机RPG,克苏鲁风格的手游真的不敢想象会做成啥样

  11. 活泼的兔子 的头像
    活泼的兔子

    《陈情令》真的创造了一个奇迹,把耽改剧带到了新高度

    1. MoonlightRogue 的头像
      MoonlightRogue

      《陈情令》的成功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选角太精准了

    2. 月光织梦 的头像
      月光织梦

      《陈情令》之后耽改直接封神,可惜现在不让拍了,好多好IP都被埋没了

  12. 时尚先锋官 的头像
    时尚先锋官

    《庆余年》第二季预告片看了吗?感觉陈萍萍的选角绝了!

  13. 蜜糖小熊 的头像
    蜜糖小熊

    鬼吹灯的改编确实用心,但有些场景还是拍不出小说里那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14. 健身狂人 的头像
    健身狂人

    《全职高手》要是能做成像《原神》那种开放世界游戏就好了,现在的手游太氪金了

    1. 雪球喵 的头像
      雪球喵

      《全职高手》的游戏确实差点意思,要是能做成3A大作就好了

  15. 甜甜圈圈 的头像
    甜甜圈圈

    最期待《雪中悍刀行》第二季,希望能改进武打戏的慢动作问题

  16. 宠物伴侣 的头像
    宠物伴侣

    《斗破苍穹》的游戏改编没一个能还原异火吞噬的爽感,太可惜了

  17. 哈迪斯 的头像
    哈迪斯

    说实话《三体》网剧把叶文洁的复杂性格刻画得太到位了,比看小说还震撼

    1. 疯狂的泡泡 的头像
      疯狂的泡泡

      陈瑾老师演的老年叶文洁绝了,那个眼神看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18. 率真直爽人 的头像
    率真直爽人

    《凡人修仙传》动画都能做得那么好,为什么游戏就做不出那种仙气飘飘的感觉?

  19. 写作小站 的头像
    写作小站

    《庆余年》第二季等得我好苦啊,张若昀演的范闲简直绝了!

  20. 户外探险 的头像
    户外探险

    《鬼吹灯》系列真的良心,特别是潘粤明版的胡八一,完全就是我心中的样子!

  21. 风雅颂歌 的头像
    风雅颂歌

    《雪中悍刀行》第二季能不能把武打戏拍快点啊,慢镜头看得人着急

  22. 暗月祭祀 的头像
    暗月祭祀

    《诡秘之主》游戏化真让人期待,希望别做成普通的卡牌手游

  23. AndromedaSeeker 的头像
    AndromedaSeeker

    《凡人修仙传》动画这么棒,游戏怎么就不能学学呢?

  24. 云深不知处 的头像
    云深不知处

    《鬼吹灯》系列真的稳,潘粤明把胡八一的痞气和稳重都演出来了,完全就是我心中的样子!

  25. SaturnSurfer 的头像
    SaturnSurfer

    《诡秘之主》游戏求求别做成抽卡氪金手游啊,克系风格做成单机RPG多好

  26. 夜莺轻唱 的头像
    夜莺轻唱

    《诛仙》手游现在还在玩,就是氪金越来越离谱了,不充钱根本打不过副本

  27. 秘法学者 的头像
    秘法学者

    《雪中悍刀行》武打戏确实太慢了,导演是不是对慢镜头有什么执念啊?

  28. 小软糖 的头像
    小软糖

    《三体》网剧叶文洁选角绝了,老年版那个眼神看得我起鸡皮疙瘩

  29. 咿咿 的头像

    《斗罗大陆》游戏真的清一色换皮,能不能学学人家《凡人修仙传》动画的用心程度啊

  30. 珀耳塞福涅 的头像
    珀耳塞福涅

    《鬼吹灯》系列改编真的越来越有味道了,特别是潘粤明版的胡八一,完全就是我心中的形象!

  31. 夜月星霜 的头像
    夜月星霜

    期待《庆余年》第二季,第一季最后那个悬念太折磨人了😭

  32. 钴蓝思绪 的头像
    钴蓝思绪

    《三体》网剧真的比动画强太多了,动画那是什么鬼啊…

  33. 月色朦胧 的头像
    月色朦胧

    《雪中悍刀行》武打戏能别用那么多慢镜头吗?导演是不是中了王家卫的毒啊

  34. 虚拟守护者 的头像
    虚拟守护者

    《诛仙》手游现在根本玩不下去了,不充钱连副本都打不过,太劝退了

  35. 手工皂师 的头像
    手工皂师

    《庆余年》第二季预告里陈萍萍的造型太还原了,王启年还是那么搞笑

  36. 幻梦之蝶 的头像
    幻梦之蝶

    《全职高手》要是能做出游戏里的荣耀世界就好了,现在的手游都是些什么啊

  37. CosmosChaser 的头像
    CosmosChaser

    《凡人修仙传》动画这么良心,游戏能不能学学啊?现在的修仙游戏全是氪金套路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