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我再天涯叫酷酷的法拉利”这个ID,突然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记得2006年那会儿,在天涯论坛”莲蓬鬼话”版块,有个叫”酷酷的法拉利”的网友连载的惊悚小说特别火,每次更新都能盖起几百层的高楼。那时候的评论区特别有意思,读者们会认真分析剧情,争论凶手是谁,甚至有人专门做了人物关系图。现在想想,那种纯粹的创作和阅读氛围,在今天的算法推荐时代真的很难重现了。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法总”
记得”酷酷的法拉利”最火的那篇《午夜出租车》,把都市传说写得特别真实。很多读者都说看完不敢坐夜班出租车,甚至有人专门去故事里提到的地点打卡。这种线上线下联动的阅读体验,在今天短视频当道的时代几乎绝迹了。有意思的是,当初在帖子里活跃的几个ID,现在在知乎和豆瓣还能偶尔看到他们的身影,只是讨论的内容从灵异故事变成了育儿经验或中年危机。
论坛写手的生存现状
后来听说”酷酷的法拉利”去了某知名网文平台,但新作反响平平。这其实很典型——很多从论坛转战商业平台的作者都面临类似困境。论坛写作更看重创意和文笔,而商业网文需要遵守特定的”爽点”节奏。就像我认识的一个前天涯作者说的:”在论坛写东西像是在咖啡馆给朋友讲故事,在网文平台就像在流水线上组装产品。”这种创作方式的转变,让不少有才华的作者最终选择了退出。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当年天涯能成功转型,现在的网络文学生态会不会不一样?但历史没有如果。那些曾经让我们熬夜追更的ID,有的成了网文大神,有的转行做了编剧,更多的则像”酷酷的法拉利”一样,渐渐消失在人海。不过偶尔在深夜刷到老帖的时候,看到那些熟悉的ID和热情的回复,还是会想起那个属于论坛的黄金时代。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