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夜深人静,总会有那么一瞬间想起那个熟悉的蓝色界面——天涯论坛。自从2023年5月24日突然关闭后,”天涯何时再开”就成了无数网友心中的执念。说实话,作为一个从2006年就开始混天涯的老用户,我至今还能背出莲蓬鬼话板块的页面布局。最近在豆瓣小组看到有人爆料说天涯正在寻求融资重组,这条消息让不少老天涯er激动不已,但转念一想,这已经是这两年来听到的第三四次”复活传闻”了。
那些年,我们在天涯等过的”下一章”
记得最疯狂的时候,我每天要刷新十几次《鬼吹灯》的帖子就等着天下霸唱更新。那时候的追更可比现在刺激多了——没有存稿提示,没有固定更新时间,全凭作者心情。有次凌晨三点刷出新章节,评论区瞬间就冒出两百多条”楼主威武”的回复。这种带着体温的互动感,是现在算法推荐下的网文平台怎么也复制不出来的。可惜去年有媒体统计,像当年明月、孔二狗这些天涯走出的顶级作者,现在90%都转战了阅文系平台。
重启之路为何如此艰难?
和做技术的朋友聊过,他说天涯的困境其实是整个BBS时代的缩影。据他估算,要重建一套适配移动端的架构至少需要5000万启动资金,这还没算这些年积累的2000多万用户数据迁移的成本。更棘手的是内容审核——当年那些直指社会热点的”扒皮帖”,放在现在的网络环境下都是高危内容。有个数据很能说明问题:2021年尝试复活的猫扑论坛,上线三个月就因审核问题被约谈两次。
不过最近倒是有个有趣的现象:在抖音上”天涯神帖”话题播放量超过3亿次,00后们把当年的神帖做成PPT式视频,配上AI合成的解说声音。这种穿越时空的”考古热潮”,或许预示着经典内容永远有市场。只是不知道当我们终于等到”天涯重开”的那天,是会看到熟悉的”斑竹推荐”标签,还是变成另一个被算法和流量绑架的内容工厂?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件事:去年有网友在闲鱼拍卖”天涯绝版账号”,一个2004年注册的ID居然拍出了2800元。你看,有些记忆的价值,终究是没法用商业逻辑来衡量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