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楚光像谁,这个废土世界的”黑心包工头”简直就是一个当代职场PUA大师的完美化身。想想看,他用那顶破头盔召唤来的玩家们,不就是现实中我们这些被KPI压得喘不过气的打工人吗?每次看到楚光笑眯眯地发布新任务,我都忍不住想起上个月老板在周会上画的”年终奖大饼”——明明知道是个坑,却还是得往里跳。
楚光与当代资本家的神似之处
仔细分析楚光的操作手法,不得不说他把现代企业管理的那套玩得炉火纯青。贡献点系统不就是变相的绩效考核吗?玩家们为了那点虚拟奖励拼死拼活,跟我们在现实中被KPI追着跑有什么区别?更绝的是他还会搞”玩家自治”,让肝帝管咸鱼,这不就是职场常见的”老员工带新人”套路吗?省心省力还能转移矛盾。
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是,楚光深谙”饥饿营销”的精髓。每次版本更新都画个大饼,新地图、新装备说得天花乱坠,结果玩家肝到头才发现——哦,原来是要更高级的贡献点才能解锁。这操作,像极了某些互联网公司年会上吹的”明年上市分股票”,实际上年终奖能发个保温杯就不错了。
玩家们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说来也怪,明明被楚光虐得死去活来,玩家们却越玩越上瘾。这种诡异的心理状态,心理学上叫”创伤性联结”,通俗点说就是被虐出感情了。你看那些玩家,白天在现实世界被老板压榨,晚上进游戏继续给楚光当牛做马,居然还乐此不疲。某种程度上,这反映了现代人的一种生存困境: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被剥削的快感。
更有意思的是,楚光深谙”成就感营销”的奥妙。当玩家看着自己一砖一瓦建起来的避难所,那种满足感确实很上头。这招简直和某些企业搞的”员工持股计划”如出一辙——让你觉得是在为自己打工,实际上大头还是被老板拿走了。
细思极恐的赛博寓言
说到底,《这游戏也太真实了》最扎心的地方在于,它把现实中的劳资关系赤裸裸地呈现了出来。楚光像谁?他就像一个极致化的资本家形象,把剥削艺术发挥到了极致。而玩家们呢?活脱脱就是我们这些普通打工人的真实写照——明知道被剥削,却不得不继续玩这个游戏。
更讽刺的是,我们这些读者在嘲笑玩家们被楚光耍得团团转时,可能正坐在办公室里为老板的某个突发奇想加班加点。这大概就是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它让我们在虚拟世界中看清了现实的荒诞。
回复 吃瓜群众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