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同事看侯卫东官场笔记是错误的

·

说实话,每次看到有同事在办公室传阅《侯卫东官场笔记》,我总忍不住想泼盆冷水。这本书确实写得真实到令人发指,但正是这种真实,让它成为了一剂危险的”官场毒药”。记得去年单位新来的小李,看完书后整天神神叨叨地分析领导每句话的”弦外之音”,结果在一次会上过度解读处长发言,闹出了大笑话。

这本书最大的问题,是它把官场潜规则写得太赤裸了。就像把手术室的无影灯对准了体制的病灶,让新人们过早地看到了那些本应用时间慢慢体悟的规则。我们单位的老王说得精辟:”这书就像给小学生看《金瓶梅》,看得懂的地方学坏了,看不懂的地方想歪了。”

为什么说它是本”危险教材”?

书里那些”酒局学问”、”汇报心法”看着高明,实则容易把人带沟里。去年市里某局就有个典型案例:新来的科员照着书里的套路给领导敬酒,结果完全搞错了场合——现在单位聚餐早就不兴这一套了。更可怕的是,有些年轻人把书里的灰色操作当成”必修课”,殊不知现在的纪检监督可比书里写的严多了。

我还记得人力资源部做过统计,近三年新入职员工里,痴迷这本书的人离职率高出平均值23%。倒不是说书不好,而是它给年轻人植入了太多”体制黑暗面”的预设,让他们还没开始就戴上了有色眼镜。有位离职的姑娘在告别信里写道:”每天上班都像在演宫斗剧,太累了。”你看,这就是被书带偏的典型。

比小说更重要的现实课

与其推荐同事看这种”官场教科书”,不如让他们多翻翻《公务员法》。现在的95后公务员有个特点:他们更认制度而不是潜规则。上周隔壁办公室的小张处理群众投诉时,直接引用行政法规条款解决问题,既专业又清爽,这才是新时代该有的办事方式。

体制在变,年轻人的处事方式也在变。现在很多单位都在推行”阳光政务”,那些书中描写的”暗箱操作”越来越没市场。与其钻研怎么”揣摩上意”,不如把excel函数练熟些——这才是实打实的生存技能。毕竟,侯卫东那个年代的玩法,放在今天可能分分钟就会被纪检组约谈。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官场小说就像辣椒,尝点提神可以,当饭吃准出事。新人最该修的不是”厚黑学”,而是业务能力和法律法规这两门必修课。你看我们单位那些走得远的,哪个是靠学侯卫东上位的?

Comments

《 “推荐同事看侯卫东官场笔记是错误的” 》 有 6 条评论

  1. 书虫小王 的头像
    书虫小王

    看完深有同感,我们办公室也有几个新人整天研究这本书,感觉都快魔怔了😅

  2. 阳光正好 的头像
    阳光正好

    我觉得作者说得太对了!现在年轻人还是应该多学实在的东西,少研究这些所谓的’官场智慧’

  3. LuckyDog_2025 的头像
    LuckyDog_2025

    哈哈哈我们部门去年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新人照着书里方法给领导送礼,结果被当场退回来了,尴尬死了😂

  4. 静水深流 的头像
    静水深流

    不完全同意作者观点,这本书确实写得真实,关键是要正确看待。就像了解黑暗才能更好坚守光明,问题不在于书本身,而在于读者怎么理解

  5. 数据控小白 的头像
    数据控小白

    离职率高出23%这个数据很有意思,不知道样本量有多大?建议作者可以展开说说研究方法

  6. 咖啡不加糖 的头像
    咖啡不加糖

    我们领导前天才在例会上说,现在工作要讲究’阳光透明’,那些弯弯绕绕的东西早就过时啦!

回复 静水深流 取消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