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高手为何成为职场人精神寄托?

·

说实话,《全职高手》能成为职场人的精神寄托,这事儿特别有意思。你看啊,现在哪个打工人不是天天被KPI追着跑?叶修那家伙被俱乐部扫地出门的遭遇,简直就像我们突然收到裁员通知时的真实写照。但人家转头就钻进网吧,用最破烂的装备重新杀回巅峰——这种”触底反弹”的剧情,可不就是我们每天加班到深夜时,在脑子里反复播放的励志片吗?

虚拟战场的真实共鸣

荣耀游戏里的公会战,活脱脱就是办公室政治的魔幻版。记得书里嘉王朝那些勾心斗角吗?跟咱们部门里抢项目资源的手段简直如出一辙。但叶修用技术碾压一切阴谋的设定,恰好击中了职场人最隐秘的幻想——当现实里不得不对领导点头哈腰时,谁不梦想着自己能像君莫笑那样,靠真本事把所有人都打服?

数据显示,这部小说的读者中25-35岁白领占比高达43%,这个数字很能说明问题。他们和叶修面临着相似的困境:年龄焦虑、技能贬值、职场霸凌…但小说给出了现实中不可能的解决方案——不是忍气吞声,而是用绝对实力重新制定游戏规则。

千机伞式的职业幻想

说到千机伞这个设定就更有意思了。现在哪个打工人不需要”多重技能傍身”?程序员得会写文案,设计师要懂代码,HR还得研究心理学。叶修那把随时变换形态的武器,根本就是当代职场人的求生工具包嘛!读者们看着他在不同战斗场景切换职业,某种程度上是在安慰自己:你看,跨界发展真的能成功。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替代性满足”,《全职高手》能火正是因为它提供了这种完美代餐。现实中我们被钉死在固定岗位,但在小说里可以跟着叶修体验24职业全精通的快感。有读者跟我说,每次看到叶修用散人技巧逆袭时,都会下意识握紧拳头——这种代入感,可比职场培训课提神多了。

草根逆袭的集体梦境

兴欣战队的成长轨迹简直是为打工人量身定制的治愈剧本。从网吧队到总冠军,这个过程中那些通宵训练、泡面充饥的细节,哪个加班狗看了不觉得亲切?更绝的是小说把”团队协作”这个职场必修课,包装成了热血沸腾的团战场面。现实中被甩锅的委屈,在书里都化作了默契配合的爽快感。

不得不承认,现在年轻人太需要这样的精神慰藉了。去年某职场平台调查显示,78%的受访者认为”努力不一定有回报”。《全职高手》却固执地告诉你:只要技术够硬,连退役选手都能杀回职业圈——这种反鸡汤的励志,反而比成功学更让人信服。

说到底,我们爱的不是游戏小说这个壳,而是那个在虚拟世界里,替我们赢回尊严的叶修。合上书回到现实,虽然电脑里没有荣耀客户端,但总觉得自己键盘上的手指,好像也灵活了几分呢。

Comments

《 “全职高手为何成为职场人精神寄托?” 》 有 8 条评论

  1. 熬夜肝代码 的头像
    熬夜肝代码

    叶修被赶出嘉世那段真的看哭了,这不就是上周被裁员的我的真实写照吗😭

  2. 奶茶不加糖 的头像
    奶茶不加糖

    最戳我的是兴欣网吧那段,吃着泡面追梦的样子也太真实了

  3. 键盘侠007 的头像
    键盘侠007

    千机伞就是打工人的真实写照啊,现在谁不是身兼数职?老板巴不得你会七十二变

  4. 苏沐橙的小迷妹 的头像
    苏沐橙的小迷妹

    每次加班到凌晨就想想叶修说的’不过是从头再来’,感觉又能撑一会儿了👍

  5. 荣耀小白 的头像
    荣耀小白

    其实不太懂为什么这么火,但看完文章有点想去看小说了…

  6. 打工人不哭 的头像
    打工人不哭

    叶修用实力碾压办公室政治那段太解气了!现实里只能当受气包😤

  7. 泡面鉴赏家 的头像
    泡面鉴赏家

    看到兴欣吃泡面训练那段笑死,这不就是我们项目组的日常吗?只不过人家最后拿了冠军😂

  8. 老魏本魏 的头像
    老魏本魏

    说真的,看完全职之后我开始偷偷练快捷键操作,现在Excel用得贼溜,算不算周边效应?

回复 老魏本魏 取消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