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武侠人物的名字,真是让人忍不住想起那些一听到就仿佛能看到角色跃然纸上的经典名号。有意思的是,这些看似简单的两三个字,往往比大段外貌描写更能让人瞬间get到角色的气质和命运。就拿金庸笔下的”任我行”来说吧,这名字念起来就带着股不管不顾的豪横劲儿,简直是为这个我行我素的日月神教教主量身定做的。而古龙的”花满楼”,光是这三个字就勾勒出了一个风流倜傥的江湖浪子形象,比什么外貌描写都传神。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武侠作者给反派取名字也特别讲究。金庸笔下的”东方不败”就是个绝妙例子——这名字既暗示了他武功臻至化境的实力,又暗藏了他最终败于人性的宿命。更妙的是那些看似普通却暗藏玄机的名字,像”岳不群”,表面上是个正人君子的名字,却完美反衬了他伪君子的本质。这种命名艺术,让读者在初见角色时就隐约感受到人物命运的伏笔。
名字里的江湖密码
仔细琢磨会发现,武侠人物的名字往往暗含多重密码。有的是武功路数的暗示,像”令狐冲”的”冲”字就预示着他独孤九剑的剑意;有的是人物命运的隐喻,比如”杨过”这个名字,既暗示了他坎坷的经历,又预示了他最终超越宿命的成长。更绝的是那些把门派特色融入名字的设计,比如少林派角色常带”虚””空”等字,华山派则多用”岳””峰”等意象。
现代网文作者在这方面反而容易陷入误区,总喜欢堆砌生僻字或华丽辞藻。但你看金庸笔下最经典的角色,名字往往简单好记却余韵悠长。”郭靖””黄蓉”这两个名字多普通,可就是让人过耳不忘。这或许就是大师的功力所在——用最简单的字符,传递最丰富的人物神韵。
说来有趣,有时候光是听到一个武侠角色的名字,眼前就能浮现出完整的形象。比如”楚留香”,不用看描写就能想到一个风流倜傥的翩翩公子;而”西门吹雪”这四个字,简直自带寒意,让人仿佛看到白衣剑客独立雪中的画面。这种命名艺术,实在是中国武侠文学独有的魅力。
回复 软萌兔兔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