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看到《赘婿》被归为武侠小说时,我第一反应是愣住了——这玩意儿也算武侠?但仔细想想又觉得挺有意思的。你看啊,传统武侠里那些飞檐走壁、快意恩仇的桥段,《赘婿》里确实不多见。主角宁毅玩的是商业布局、诗词装X、政治博弈,活脱脱一个穿越版商业奇才。可换个角度想,这不就是新时代的”江湖”吗?商场如战场,权谋似武功,那些尔虞我诈的斗争,跟武侠小说里的门派纷争本质上没啥区别。
记得《赘婿》里有段特别有意思:宁毅用现代商业思维在古代搞垄断,把对手玩得团团转。这场景要是放在金庸小说里,不就是黄药师用奇门遁甲戏弄群雄的桥段吗?只不过把武功换成了商业手段。愤怒的香蕉这作者贼精,把现代人最熟悉的”搞钱””权斗”包装成武侠元素,让读者在爽文里找到共鸣。你说这是投机取巧?我倒觉得这是武侠小说的与时俱进。
武侠的”形”与”魂”之争
这事儿让我想起网文圈常吵的一个话题:到底什么是武侠?必须得是刀光剑影才算数吗?《赘婿》虽然少了传统武侠的”形”,但抓住了武侠的”魂”——那种以小博大、以弱胜强的逆袭感,还有主角在复杂环境中运筹帷幄的智慧。你看宁毅从赘婿做起,到最后能在朝堂江湖翻云覆雨,这不就是武侠最核心的”成长叙事”吗?只不过把练功升级换成了权谋升级而已。
有意思的是,这种争议在网文发展史上不是头一遭。当年《昆仑》把数学知识当武功写,不也有人说”这算什么武侠”?可现在回头看,《昆仑》反而成了”理科武侠”的开山之作。武侠这个类型要存活,总得有些突破常规的尝试。就像现在年轻人看传统武侠可能会觉得节奏太慢,《赘婿》这类作品至少让武侠元素以新的形式延续了下来。
不过说句实在话,《赘婿》后期确实有点跑偏。那些键政内容写得跟时事评论似的,看得人头皮发麻。但这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当武侠尝试融入太多现代元素时,如何保持类型特色?这个平衡点还真不好找。你看金庸写《鹿鼎记》,也算颠覆传统武侠了吧?可人家拿捏得恰到好处。《赘婿》要是能收敛点说教欲望,可能争议会少很多。
回复 熬夜看小说 取消回复